2025/02/17

Panasonic Lumux S9 and S 26mm F8 入手試拍

  

Lumix S9 購入時是配 18-40mm Kit 鏡頭,後來再自行購入 S26mm 定焦鏡。我是攝影新手,沒用過定焦鏡。但是,耐不住心中的購物衝動,在MOMO訂了一顆:

Panasonic 國際牌 LUMIX S 26mm F8 輕薄餅乾鏡(公司貨)

  • 18.1mm超薄鏡身
  • 固定光圈、手動對焦
  • 重量:58g

入手後心裡第一個想法是,這麼薄的鏡頭可以和機身一起塞到電腦包中,每天上下班都帶出門,可以街拍。因為沒有仔細看手冊,不懂得這種手動對焦的定焦鏡的對焦方法,一股腦的在那裡轉對焦環,似乎看到螢幕中有出現淡藍色對焦標示。以為這樣就是了,結果,第一天拍了許多照片,有一半都是失焦,畫面是糊的。心裡罵道,這鏡頭對焦真差,其實是自己的操作問題。

正確的手動對焦方法,請參考手冊第183頁:使用MF拍攝


學會了之後,不再為對不到焦困擾。




因為光圈固定是 F8,白天還好,夜晚或光線暗的地方要將ISO 拉得很高。
又剛好有對焦方法不熟練問題,沒有幾張拍得好的。等過幾天再來分享照片。今天就把手動對焦練到爐火純青 ! 

2025/02/16

Panasonic Lumix S9 RAW 檔試拍

  入手Lumix S9 一週之後,突然想到拍照之後都是直出JPG檔案。應該來試試拍RAW 檔。Panasonic LX100 和 S9 的 RAW 檔都是.RW2 格式。拍完之後,我都是將檔案複製到我的MacBook Air 上來預覽和編輯。MacOS 上的 Finder 是可以直接打開,但是在預覽程式上則無法打開,將檔案納入"照片"中就可以自動歸檔為 RAW,也可以在"照片"中編輯 RAW 檔,真的很方便。

        我不是專業攝影師,也不想花太多時間及心思在RAW 檔上,所以未來我還是會多數都是直接拍成JPG檔。因為RAW檔實在太佔空間,一個檔案大於24MB,拍完照也會感受到寫入時間有點慢,因為我目前使用的是V30的SD卡,寫入速度不夠理想。





Panasonic Lumix S9 韌體更新到 1.2版方法及解除錄影長度測試

  入手Lumix S9超過一週,雖然因為天氣不佳,沒有幾天可以外出拍照,但在家中室內也試拍多次,對操作已經漸漸熟悉,也試著下載Lumix Lab APP 來試用各種 Lut。但是,心裡知道相機出廠韌體是1.0版,上Panasonic 官網查了一下,發現已經出到1.2版。所以就利用假日一次把它更新上去。


方法真的很簡單:
  • 下載韌體檔案到電腦 : S9___V12.zip ,解壓縮成 S9___V12.bin
  • 相機關機,取出相機的SD卡,空間要足夠放入下載的韌體檔案
  • SD卡接上電腦,將檔案複製到 SD 卡上最上層目錄
  • 正常將 SD 上退出電腦
  • 相機要確保電池在更新韌體前有足夠的電力
  • 插入 SD 卡
  • 進入選單,[設定]/[其它]/[版本顯示] ,進行韌體更新 (參考下圖)
  • 更新時會提醒不要動任何按鈕
  • 更新時間大約三分鐘
  • 更新完成會自動回到準備拍照的畫面




更新操作及過程請參考以下影片:




LUMIX S9 韌體Ver. 1.2  內容:
新增開放錄影時間限制選項 
- 新增自動對焦模式(飛機模式和火車模式)
- 新增錄影時可預設的不同寬高比格線,以便於 Open Gate 拍攝時更容易構圖!
- LUMIX Lab 應用程式中新增了相機功能上選擇的遙控拍攝、快門遙控及影像傳輸

最重要的是錄影時間在 Ver 1.2版已結除限制,請記得去Menu 中將限制設為 OFF。

我測試了錄影時長1小時30分鐘(1920x1080 Full HD),確實時間限制已解除,機身有點熱,電力也消耗了不少,以充滿電的狀況下,大約可以錄三小時以上。

錄完後將記憶卡拿出來看,發現它將錄影檔切成好幾個:

Lumix S9錄影檔大約是 4GB 切一個檔。我錄了90分鐘,總共產生四個.MP4 檔案。





Panasonic Lumix LX100 一代神機服役中

  Panasonic Lumix LX100 是一台2014年自推出以來,隨著新技術的不斷進步,Panasonic 也推出了升級版 LX100 II,針對自動對焦、連拍等性能進行了改善。而我手上這台 LX100 仍然在2025年正常使用中,即使我在2025年入手了 Lumix S9 ,我還是會一直使用下去。



綜合評價

優點: LX100 在成像質量、手動控制及便攜性方面表現出色,是很多用戶追求高品質影像的經典選擇。

更新現況: 由於 Panasonic 推出了升級版 LX100 II,新機市場上原始 LX100 的曝光度和推廣逐步減少,更多攝影愛好者會選擇新型號來獲取更先進的性能;但原版 LX100 在二手市場依然擁有一批忠實粉絲。

市場定位: 對於追求「經典」拍攝體驗與豐富手動操作樂趣的攝影愛好者來說,LX100 仍然是一款不錯的選擇;而對於追求最新自動化功能和更快對焦的用戶,則可能傾向於 LX100 II 或其他新型產品。

總結來說,Panasonic Lumix LX100 目前在大台北及全球市場上仍享有良好聲譽,主要在二手市場和特定細分市場中保持其經典定位,而新機市場則更多以升級版和其他品牌的競爭機型為主。

最後,附上一些實拍照片及影片提供大家參考。



2025/02/15

Panasonic Lumix S9 白天錄影

  我的 Panasonic Lumix S9 全片幅相機入手都超過一週了,一直遇到陰天沒有太陽的週末,今天2025/02/15終於出太陽了。早上接近七點開始陽光露臉就帶著它出門往公園跑,想看看白天錄影效果。使用 18-40mm 鏡頭。

全程都是手持,沒有腳架,機身防阧效果是真的不錯。以前用Lumix LX100那真的是抖到不行。

2025/02/11

macOS 15.3.1 更新來了 !

  才記得macOS 更新到 15.3 沒多久,今天早上上班開啟MacBook Air 就收到15.3.1 更新通知。

Apple 發佈 macOS Sequoia 15.3.1 修復安全漏洞
此次更新距離 macOS Sequoia 15.3 發佈僅數週,主要聚焦於安全性改進。官網也沒有什麼說明,反正式安全性更新,我個人是先更新再說。更完後沒事,上班繼續使用,線上會議正常使用中。

更新後第二天,一整天工作,上網和使用LINE,看照片,YouTube 都沒問題。


2025/02/10

Panasonic Lumix S9 入手對焦測試(18-40mm) Sample Photos

  
ISO 100   F5.6  18mm


 ISO 1600  F4.5  18mm

 
ISO 1600  F6.3  40mm



ISO 3200  F6.3  40mm



2025/02/08

Panasonic Lumix S9 入手第二天心得 (18-40mm)

  Panasonic Lumix S9 (搭配18-40mm鏡頭)入手第二天,天氣仍是陰天,氣溫10度C左右。白天仍需工作,只有利用晚上下班短暫時間熟悉操作。以下整理第二天使用心得:

  • 對焦:比起 Lumix LX100 強多了,操作上也有差異,適應中。比起一線大廠Canon 和SONY 當然有差,但我不是專業攝影師,目前這種速度沒問題。
  • ISO : 全片幅果然強大,1600 下噪點仍可接下,強過一堆手機及APSC。
  • 螢幕:沒有取景器,對我影響不大。可觸控操作方便多了。可翻轉螢幕,可以自拍,只是機身有點重(相較於我用習慣的輕巧LX100)。
  • 電子快門:有人說機械快門聲比較好聽,我不否認。但電子快門聲在功能上也不影響,聲音好壞對我沒差。
  • 重量和體積:一堆人說沒有握把不方便,我是覺得還好,反而是重量比我的Lumix LX100 重多了(配上18-40mm鏡頭),還在適應中。它的定位本來就不是給專業攝影師使用,我看重的是生活應用及簡單錄影。想要再買個 26mm 定焦鏡來當街拍用,整體重量更輕巧。每天上下班帶在包包中出門很輕鬆。
  • 錄影:4K夜間錄影畫質很好,很滿意。找時間再試試白天,要等天氣好一點有陽光的日子。至於,20分鐘的錄影時間限制,對我來說也是是問題,因為我也沒有要錄那麼長。倒是防抖效果很不錯,一邊走路手持下,相較一般手機及我的 Lumix LX100 好太多了。我會更願意拿它來錄影。這也是我看中它的功能點。4K 錄影對我來說已經夠用了,家裡也沒有4K螢幕可以觀看,最多是在 13及15吋的MacBook Air 上。至於6K更是過多的功能,我也不想錄那麼高解析度的錄影檔,光是記憶卡容量及剪輯要付出的成本實在太高。我不是專業YouTuber,1080p或2K對我來記錄生活已經夠用了。
  • Lut : Lumix Lab APP 下載後與S9 連線後可以加入新Lut 到相機,這很實用。自己是工作很忙的人,拍照是休閒樂趣之一,也不太想花太多時間在修圖及後製照片上,選好自己的Lut 風格後直出真的很方便。
  • 拍照:夜拍一級棒,照片尺寸變大了方便裁切,更有彈性,記憶卡要買高速一點的版本,剩下的是配合各種鏡頭的預算問題了,等18-40mm用熟練了,26mm和28-200mm 再來入手。
結論:符合自己需求。全片幅是第一個我看中的優點,錄影功能和拍照都能兼顧。價位及體積我可以接受,在LX100長年使用,讓我享受攝影樂趣的相機之後,又是一台可以長年陪伴我同時追求樂趣及影像品質的相機。

上圖左邊是是陪伴我多年的 Lumix LX100(M4/3 18-75mm Leica不可拆鏡頭) ,生活上輕巧好用。它仍然會繼續使用下去。右邊是Lumix S9(全畫幅 18-40mm鏡頭),追求畫質及更多的錄影樂趣。相較之下,機身加鏡頭重了很多,但是比起我那台在防潮箱內的 Canon 400D,我會更願意帶它出門。

後話: MOMO網路購物入手,採信用卡刷卡分期(六期),上Panasonic 官網註冊後會再送第二個電池及L型手柄及64GB記憶卡。還有蒙皮顏色更換*1次 (至全台服務站憑正本保證書/正本發票)。

沒有紙本手冊,自己可以自行下載繁體中文版,頁數共有809頁,還在慢慢消它中。

其實,買的時候有銀色可選,這是許多人認為有復古味的顏色。但我比較低調,還是選了黑色,和LX100一樣。


2025/02/05

我不小心入手Panasonic Lumix S9 第一天試拍

  2025春節剛結束,我回台北就將我那台Panasonic Lumix LX100 相機送去全泰相機修理。沒有壞掉,只是它陪我渡過了九天長假,有入塵問題,交給師傅清一清,五天後再去取。因為LX100已經很老了,春節前一直在看Lumix S9全片幅機的影片介紹及使用心得分享。因為價格高出LX100好幾倍,想說要等到三月中有獎金下來再買,那知道今天下午莫名地在Momo電商用刷卡分期的方式買了,2025/2/6就會到貨。

       一直想買 Lumix S9 的原因是曾經也是Canon 400D的用戶,也擁有兩顆鏡頭,喜歡攝影但沒有想成為專業攝影師及玩家。所以,Canon 400D又大又重,後來才買了 Lumix LX100,平時外出遊玩攜帶輕巧,除了可以幫家人拍照留念之外,也有攝影的樂趣。只是 LX100 是 4/3 片幅相機,雖然畫質還行,但拍照拍多了自然對畫質的要求會提高,也開始對錄影有需求。但是,還是不希望機身太重,又有輸出到社群影音媒體的需求。最後選了全片幅的Lumix S9,當然我也有比較 SONY AC7 II 和 Fuji 。最符合需求的還是這台。

2025/02/06 Lumix S9 到手,充電中。

新電池要先充四小時,耐心等待。先上Panasonic 官網註冊產品才會送記憶卡及手把。還好,我事先準備了SD卡,先充了半小時電後,試拍及試錄影確定相機沒有問題。

2025/02/06 下班先去農村公園新莊運動公園拍夜景,初步測試一下夜間效果。

18-40鏡頭不是大光圈,所以ISO 拉到6400 手持拍夜景測試一下,快門1/8秒。

ISO 1600 快門 0.5秒

拍出來的畫質比 LX100 和 iPhone 手機好多了。







第一天只有一小時試拍,還在熟悉它的操作,雖然和LX100 都是 Lumix 系列,但少了一個看照片時放大縮小的鈕,不太習慣操作。看來要看一下手冊。機身比LX100 大且重,再加上18-40鏡頭真的明顯重很多。網路上一堆人說它較難單握持,對我來說LX100 更小更輕,相對更不好握。可能這些人手比較大,或是習慣使用類單眼或單眼相機那種有大握把的機身吧?

簡單錄了一下有點暗的環境下兩隻農村公園白鴨和運動公園的夜間場景:4K MP4-Lite


入手第一天先這樣,後續在試拍白天場景。

最後,補上錄影各項測試:由4K影片素材降低為 1080p,因為 4K影片上傳YouTube 實在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