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思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思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05/04

黃子佼購買未成年不法影片看法

  黃子佼購買未成年不法影片看法,個人對此問題的想法就是對性慾上的特別問題,且已超出正常人的範圍。

  • 心理層面:成長過程一定在某方面有問題造成,這要對心裡或精神方面有研究的專家來分析,只是當事人沒有面對此問題去尋求醫生治療。
  • 道德層面:心理層面問題無法控制,導致不道德地對未成年有偏好
  • 法律層面: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 社會層面 :社會上特別無法接受對未成年的性偏好行為更大於對成年人。但東方社會太過保守或說是守舊,對性方面一直無法正視生理需求,有正常的教育及宣洩管道。這也是有人在主張性產業要合法化,讓有需要或是弱勢者有正常管道解決性慾,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都從道德或宗教的角度來控制一個人的慾望。提供一個合法的管道反而比現在性產業一直存在社會中見不得光的地方好。這行業千古來都一直存在,絕對不會消失。
Mee Too 行動反應的女性受性侵害事件會一直存在,性產業合法化當然也無法解決此一問題。但至少會解決性工作者被剝削的問題,還有第三方受益者及性病傳播問題。至於合法化的正反兩方都有各自己的論點,但個人認為合法化加上有配套改善工作者的環境是利大於弊。

至於地下色情行業有多氾濫,自己用Google 搜尋一下SPA或按摩舒壓等字眼就可以知道。在各大都市太多網路上的訊息及接解管道,不用在道德上去較真,要從社會面及政治面去解決。

2023/01/01

2023年人生五顆球的思考

  人生的五顆球:家庭、工作、健康、朋友、尊嚴。這五顆只有工作是掉了還會彈起來的,其它幾顆是玻璃做的,掉了就碎了。在2023年的第一天,我又想到這五顆球,對一個已經工作很多年,也換過超過五個工作的中年人來說,確實已明白為何工作這顆球掉了還會彈起來。因為它掉了許多次,也彈了回來,只是彈的速度快慢的差別而已。

      家庭及健康這兩顆球是當前我最重視的,太太及孩子在工作之外的時間,儘量時間留給他們。人到中年身體明顯不如以前,下班及假日時間能恢復疲勞或是有益健康的事會騰出來做。

      至於朋友,這項真的是我完全不重視的一顆球,平時工作和同事相處融洽少去起衝突是我的原則,但沒有下班後往來的交情。之前的同學及同事也少有連絡,我時間不夠用,下班時間留給家人。

      對於尊嚴呢?在上班時到處委曲求全,早就把臉面往一旁擺,把工作完成就好,沒有心力去想尊嚴這件事。真正的尊嚴是走出辦公室,我是個獨立不求人的人,無負債不欠人錢,保持財務基本安全。也沒想去露臉或是在朋友及親友前顯擺,把家人顧好,這就是最大的尊嚴。


2021/07/04

2018 科技發展思考,2021觀察與回顧

  2018人工智慧才開始,CPU 效能過剩,GPU 當道,手機了無新意。以上四項是在2018年留下的思考小點,今天2021回顧來看仍然有效。中間還經過了2020全球疫情大流行,以上四點仍是進行中。雖然晶圓代工已經向3奈米前進,但人工智慧有點進步,在我看來單就在文字語意理解上仍還有一大段路要走,特別是中文,比起英文還是困難多了。但針對英文來看,NLP 確實有很大進步。

電動車這幾年開始熱起來了,但仍不夠成熟,除了特斯拉,其它車廠剛在追趕。量子電腦各國開始重視,以現在這個時間點來看,等2023年再來回顧,看看又有那些長足進步。

SSD 在2021年個人建議任何一台新買的個人電腦或筆電都該列為標準配備,不要再去買那種連開機碟都還是傳統機械硬碟了,SSD價格夠親民了。一點點小錢足以讓機子效能提昇。

顯示卡方面,特別是3D顯卡,還在缺貨,但我是認為不要急著買,只要不追求3A大作極緻效能,明年Nvidia 用上五奈米製程的晶片才值得入手。

2021年六月結束,進入下半年,我最想看到的是Apple M1晶片的後繼產品是否下半年會推出?因為M1 已是讓人驚豔的產品,我很期待後繼產品在MacBook Pro 16吋上的表現。自己手上這台MSI GS60 雖然可以再戰個三年,但許多方面已不符所需,特別是在續航力/散熱/重量及螢幕畫質上。若再加上運算能力,真的入手一台新的MacBook Pro 16已是銀彈備妥,只等產品上市入手了。當辦公軟體Office 及各種生產力工具在MacOS 上都在 M1 晶片上運作穩定之後,Mac 真的用戶會再有一波的增加。Intel Windows 陣營真的是給 Intel 拖累了,晶圓製程跟不上台積電,效能被AMD 及Apple 兩家的晶片壓著打,唯一能頂住的只有伺服器市場了。

PC硬體廠商看著Apple M1 這著強,下一代產品又要推出—,自己只能無奈的等Intel ,還好有AMD 可以期待,但 Apple M1 之後的晶片若配合著每年一代新產品的更新節奏,再加上軟硬體整合的優勢。PC廠商真的只有眼巴巴的看著人家的車尾燈了。自己在職場上這幾年的觀察,除非辦公室內統一採購的個人電腦使用Windows ,很明顯許多業務人員及開發人員也開始使用Mac Book ,再加上辦公軟體及開發工具也有Mac OS版本,這現象會愈來愈明顯。


 

2020/08/16

空虛寂寞何來 ? 如何排解?

  

前一陣子看了一個港片,主角吳彥祖是個警察,愛上了一個吸毒的女人。片中另人深思的問題是為什麼要吸毒,是因為寂寞? 其實自己覺得吸毒只是一種比較極端的方法,現實生活中購物,吸煙及迷網等等都算是為了對抗寂寞,因為多數人都害怕獨處,寂寞這頭巨獸就像某人說的,它以殺掉一隻恐龍。我們常需要運用一些方法及媒介來對抗它。

 

那寂寞從何而來? 每一個人都會寂寞嗎? 個人認為它是心理上無所依靠所產生,人需要與其它人互動,就算現行網路互動發達,人們仍然需要面對面與人相處,有人的寂寞感是偶然出現,那無可厚非,若是長期處於此狀態那就真的有問題了。有人在工作狀態不會出現,離開工作時就長處於此狀態。那表示工作之餘,他沒有生活重心。有人一直希望有人陪伴,那表示他沒法自己獨處,獨處時沒有什麼休閒嗜好可以長期投入,每天都感到空虛。就算是一個可以自己獨處不太依賴人的人,在現今這種媒體發達的時代,每天放送著各種新鮮玩意和五光十色生活的刺激。很難有人能不出現一些孤獨感,特別是年紀漸長,長期沒有人陪伴,只能獨立生活的人,當他面對人群時,更有可能出現無法溶入,而更顯孤獨。

        我自己也偶而會出現這種感覺,平時上班中午習慣自己吃飯,主要是要抽離一個早上忙碌的工作,讓自己靜一靜,當然有時也會和一些人一起用餐連絡感情及交換工作情報及生活點滴。但自己一個人吃飯不表示會寂寞,除非像有些人是在職場中被孤立或自己孤僻就另當別論。

      網路發達,社群媒體當道,朋友圈一堆人常在上面曬生活照或炫耀照,在比較心裡下有些人也會出現一些寂寞感,特別是那些單身又缺乏人群互動,假日也不愛出去走動的人。個人建議要常外出走動或是去運動流流汗可以產生較正面的愉悅感,也可以減少出現負面感受,說不好可以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有時出差或人在他鄉也會出現寂寞感,這種還算好,短暫出現,若是長期在外就會出現所謂的鄉愁。來點家鄉食物可以緩解,但最好不要因為這樣就找個伴,學會獨自面對自己,避免情感依賴,那很容易被人利用及感情綁架。







 

 

2020/07/08

婚姻是一項人生修練-張清芳離婚新聞感想

  一個已經離開演藝圈十幾年的張清芳離開的新聞出現在版面中好幾天,個人一開始覺得這也沒什麼,現在演藝人員離婚多的是,但仔細想想有了以下一些看法。

      首先,一個女人放下自己如日中天的事業,全心投入家庭,表示在她心中事業再成功,還是想要有個家庭,以家庭為依歸。況且先生是個金融圈名人,事業也很成功,全心相夫教子是她的重要選項。但女人全心投入家庭,失去自我的工作。這是否是值得見人見智,因為有些男人就是喜歡掌控一切,什麼都要聽他的,會活得很沒有自己。但有些女人很有主見,所以面對這種老公當然就會衝突不斷。但也有些女人甘心當個小女人,一切以男人為中心。這沒有什麼對錯,歡喜做,甘願受如此而己。別人家的家務事我們都是局外人,很多細節當事人沒有說你也不知道,我們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至於一些藝人常把自己家務事攤開來說,個人不太認同。就算是公眾人物,家務事就是家裡解決,大可不必搞得全天下皆知。


     但是,有人說是港版國安法生效前逃離香港的方法之一.這是個陰謀論,個人不從這個面向思考。

2020/02/02

武漢疫情不會這麼快結束

  武漢肺炎疫情不會這麼快結束,我在春節前就這麼認為了,所以在大年初一之前就已和家人先備好幾盒醫用口罩,等到這幾天才來和全台民眾每天叫說沒口罩早就來不及了,只能等口罩廠的產能開出來才能解決。那為什什麼這麼早就想到呢?因為疫情在一個中央集權資訊不透明的國家散播出來,又千方百計的隱瞞事實及資訊封鎖,真的是草菅人命的一個國家。還好台灣之前有SARS經驗,所以警覺性較高。所以這兩天在這麼一個人口密集的小島沒有像其它國家擴散的快。

  也因為早就料到疫情不會很快控制,家中早就備好糧食,也請家人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讓被傳播的風險降下來。

        當前台海兩岸工作及經濟活動接觸太頻繁及緊密,也是相對較其它國家被傳播的機會高。今天連美國都在管制中國人入境了,若再過幾天中國無法控制疫情,我看全世界都會排斥中國人入境了。這個國家實在太讓人不放心,自己將疫情擴散到全世界還試圖買通WHO來欺騙全世界疫情。把自己國家人民的生命不當一回事,總有一天會有報應,特別是主事者。

  另一個一直有人在懷疑的一件事,那就是這件事單純是因為吃野味引起的嗎?有愈來愈多的事蹟讓人覺得吃野味是個晃子,已經有一堆症狀顯示似乎有兩種不同病毒在散播中,美國主動提出要提供任何協助中國協助,但中方卻一直不答應,心中必有鬼。一來不想丟臉,讓全世界看不起,一來怕真相被全世界知道,所以人民的生命就這樣被賤踏了!

       中國人民不管在國內或國外的人如果能透過網路管道得到真實資訊的人都不再會相信祖國領導的鬼話了,這次疫情很多人清醒了,當個順民的下場政府就會保護你的家人生命財產安全嗎?別再笨下去了,自求多福吧!

       至於我為什麼認為疫情不會這麼快結束? 是因為全中國逃離武漢或是在武漢已經被感染的人現在到處移動,這些人有什麼確切的方法掌握嗎?沒有,因為許多人已經散到各國去了,自已國內更是可怕。只有用封城封村是無法有效控制。因為敵人在那裡都不清楚,何來控制?




2020/01/24

2020春節思考

  2020/01/24 是農曆年的除夕夜,吃完團圓飯靜下心來,想一想一年又過去了。新的一年又有什麼想法與作為?

  經濟趨勢在新的一年充滿不確定性,大過年期間對岸正遇到冠狀病毒的擴散的問題,已經有十個國家受到波及。狀況是否能有效控制還不確定,在台灣已經為口罩缺貨在犯愁,大家開始不敢到太多人的地方走動。

  個人生涯發展:雖然已經沒有年輕時的經濟壓力,但未來的五年及十年資訊科技界的重大轉折。人工智慧開始會在影像辦識以外領域有重大發展,但單一領域的進展仍不足以改變世界什麼?真正要在五感方面有統合性的發展才會對世界有重大的影響。因為智慧型手機的黃金十年已經過去,接下來的應用正等AI來發揮。

2018/12/03

300萬日本女性低於貧困線以下紀錄片的數字迷思

  今天看到這則新聞,300萬日本女生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和日本總勞動人口來看,這只有4%。相較台灣人口及勞動人口來看4%,勞動人口398.8萬來算是 17.4萬的台灣女性處於貧困線以下。

2018/09/27

生日的人生思考

  最近十年每年生日那天都想自己一個人獨自靜靜的過,有了家庭小孩也一樣。一年就這麼一天好好放空,想想未來,看看過去。今年又是個十的倍數年紀,物質上也沒什麼太大慾望,車子和房子都有,孩子也都大了。金子存的不多,但就算失業也不致於餓著,工作沒有太大的升官發財希望,但也平穩。也就是因為平穩,心裡還有點危機意識,再做五年十年雖可以不缺錢,但人生呢?就這樣?

  這幾年將健康放在首位,錢可以慢慢賺,年紀大了身子骨可不能輕忽,加強了運動量及養成習慣讓自己較往年有精神,不會每天回家就攤在那兒。飲食調整成高蛋白及少糖及碳水化合物讓自己不致於有中年發福的體態。

  把小日子過的有滋有味也是挺不錯的一種走法,但腦子裡每天轉個不停,就是閒不下來,一下想學人工智慧,一下想學法文,又有書法每週要練習。一堆書想看,散文和小說,知識性的也不放過,看來真的要學學減法生活。不然時間真的不夠用。


2017/01/28

2017農曆年感想

  在除夕前一天結束了前一份兩年的工作,年後將重回金融業。回顧兩年來的工作其實學習到不少技術及教學方面的心得,只是公司管理不良無法讓我長久待下去。也很感謝老板及長官們的厚愛,個人認為沒有表現很好且對工作角色定位不清,一直在到處救火及超時工作嚴重影響健康。

  另一方向,一年來對期權投資已有心得。回到金融業也有更寬廣的學習及發揮之處。重新歸零再重新出發!

2011/07/19

放下之後立即停損

  今天家人開車倒車時輕微推倒一輛電動機車,只是把手斷裂及些許擦傷外殼,對方卻要求全部換新,花了將近三千元賠給對方修車費用,也到警局備案.但回到家中一直看不開,一直覺得花太多錢,心情差不打緊還讓全家心情都賠進去了.一陣安撫無效之後只能讓他靜一靜了.
  最後,他主動打電話向朋友訴苦,一講就是半小時以上.電話費又多付出了一筆.個人覺得花錢消災,賠完就算了不必要將其它時間及金錢又賠進去.也就是放下就立刻停損,睡一覺起來明天又是一個美好的開始!

2011/04/30

程式開發人員的基本素養 ?

  最近接手別人開發到一半的程式,兩週來找測試問題找到苦不堪言,工作這麼多年第一次看到有人程式寫的如此亂無章法,第一:一個 java method 程式行數多達三千五百行以上,可以拆成多個method 較模組化的竟然不做.第二:程式碼縮排亂成一糰,叫人很難看懂程式.
  光是以上兩點就夠令人頭痛了,更何況有其它邏輯錯誤.最後只好將可以獨立出來的部分個別抽出來成為另一個method 來呼叫,再來就是重新調整縮排再加上把保留字(keyword)與括號或符號有空白字元再隔開,如此一來可讀性又提高了.以後接手的人也不用再痛一次,真的是要做點功德.我們要自許為engineer 不要成為 programmer.一些基本素養及良好的習慣要表現在source code 上,不要讓後來的人罵!

2011/04/20

"門徒" 一部發人深省的電影

  "門徒"這部電影已是舊片,但直到上週末才看過.講的是一位掃毒組警察進入毒販手下七年多已深穫賞識最後破了販毒組織的故事.但個人至今仍無法忘記電影一開始及結束中所述的問題:人為什麼要吸毒? 主角的結論是因為”空虛”.那到底是毒品可怕?還是空虛可怕? 最後連主角也開始吸毒了,所以空虛才是最可怕的東西.吸毒只是其中一種暫時擺脫空虛的方法罷了.這世間還有許多方法是用來暫時擺脫空虛的方法,例如:Shopping, 上網,飆車...

  我們都會有空虛的時候,但要找到真正解決空虛的方法,暫時性的方法永遠無法擺脫它,這是個很重大的人生課題,希望不要像主角自己也落入毒品的手中無法自拔!
  

2010/10/01

創業? 車庫 ? 房子 ?

  下午與同事閒聊到為什麼美國有這麼多的成功創業故事 ? 找了幾個例子: Bill Gates, Steve Jobs, YouTube ...

  都是從自家車庫開始! 為什麼台灣沒有這樣的環境?  我給了一個很爆笑的解釋:”因為台灣人民買不起有車庫的房子!” 好笑吧 ! 一點都不好笑,另一個角度來看是可悲.大家有任何想法嗎?

2010/04/18

電腦硬體進步之下的軟體思維 !

  電腦硬體的速度與容量進步一直是軟體跟不上的.尤其是軟體開發方法,不知道Object Oriented 之後還能有任何更先進的方式呢? 否則軟體開發一直都是勞力及腦力密集的產業.
  軟體應用面上,個人認為語音辨識應該在個人電腦上有所做為,以前是運算能力不足,現在CPU加上GPU都可以提供足夠的能力.為何不用呢 ?
  當個人電腦都已是64位元時,RAM也夠便宜,作業系統的文字編碼如果改用32位元應該可以將全世界的文字都納入,不知道這個想法是否太單純?

回歸 Java 語言基本面

  工作上雖然可以使用Java 開發系統及新增功能但時間一久總覺少了什麼或是那裡不對勁. 最近組裡加入新成員,但完全沒有java 開發經驗, 此時才發現從Java最基本學起和自己當初自學竟然是全然不同的問題.自己是 Turbo Pascal , C++ 一路學上來的人, OO (Object Oriented ) 的觀念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但別人可就不會是相同的狀況, 腦中一直在想如何幫他跨過此障礙, 回到家中重新拿出 The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一書重新閱讀,算是溫故知新吧! 也想想問題在那裡.



2009/12/19

走了一個 SOA 又來了一個 Cloud !

  資訊界每一陣子都會有廠商喊出一個新名詞,接著推出一些新產品.目的很簡單,就是要錢!但並不是每一個都能被市場接受,SOA算是一個失敗的案例, 現在 Cloud 又是喊的半天高!因為沒什麼新玩意騙消費者,總要來點新玩意.這次的雲端運算產品個人認為是半個失敗產物,原因很簡單,就是雲端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終端裝置運算能力愈來愈強大,價格愈來愈便宜.現在的消費者胃口已被養大,某些應用還是很要求反應時間,除非網路頻寬已經快到沒有等待的感覺.


2009/10/24

Windows 7 與 Ubuntu 9.10 有什麼好比的 ?

  很多人就是無聊,連 Windows 7 都要拿來比 Ubuntu 9.10.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要使用的軟體自由.比來比去真的一點意義也沒有.我還是一樣工作上用 Windows XP ,因為企業不會急著更新,它們都有自己的一套更新政策,不會和個人使用者急於更新.至於Ubuntu 9.10是因為我沒錢陪微軟一路玩升級遊戲.幾千塊對我來說不會要人命,但我可以拿來做更有效的運用.我相信Windows 7 確實有很多改善,但對我真的沒意義.個人的需求在 Ubuntu 上都可以得到滿足且得到更多彈性及自由.


2009/09/19

假日早晨依然早起

  今天早上很特別,約莫五點半就起床。本可像以往睡到自然醒,但起來看看書後發現感覺還不錯。這一讀就到七點多才結束,精神仍然很好,可見早睡早起才是有益健康。接下來服藥及吃早餐,在八點前就已完成許多事情。假日如果都改用這種方式過生活,相信身體都能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比較不會有不同的生理時鐘切換。

2009/07/28

USB 3.0 DDR3 隔代升級的規劃

  3C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實在太快,每半年或一季都有新鮮貨.追都追不完.最近看到 USB 3.0的報導讓我想到自己的PC應該是要到明年底或是後年才升級,屆時 DDR3及 USB 3.0的產品都已普及,加上CPU 隨便一顆入門級都是四核心,你說硬體真的是不用升級太頻繁.多等一下就有便宜貨,包括單眼相機也是,三四年後想換機時,我看 Canon 5D也是便宜到不像話.因為這個戰場實在太競爭了.不景氣,錢要花在刀口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