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ChatGP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ChatGP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04/27

ChatGPT o4-mini 模型進行照片後製

  上週ChatGPT 發表 o4相關模型及GPT-4o ,身為長期訂閱用戶,想試一下除了最近超級熱門吉卜力風格的圖型生成,也想了解一下它是否可以幫忙將手機或相機拍的照片進行後製或修圖。

先上傳一張以下手機iPhone 8 Plus 隨手拍的百合花。



使用iPhone 8 人像模式拍攝

請 o4-mini 模行進行處理,提示詞:將這張照片中的背景進行虛化

成果如下:

成果很不錯,它也回應以下文字內容:

我已將背景進行柔和虛化,突顯前景百合花的細節和露珠質感,營造出更強的景深效果。如需調整虛化程度或背景色調,隨時告訴我!

看來這方面真的有點能力哦!繼續再測試一張一樣是手機拍的孤挺花:

這張原圖背景有機車和自行車,有點雜亂。虛化後成果如下:

成果也是不錯。

接下來調整提示詞(prompt) : 你是一位專業攝影師,將上傳的照片後製成更好的成果

原圖:


結果:


除了產出後製圖片外,另外也補充它的其它能如,說明如下:

我已為照片進行專業後製:

•曝光與對比:微調曝光提升亮度,增加柔和對比以突顯花瓣紋理。

•飽和度與白平衡:微幅提升飽和度,並校正白平衡至略暖色調,讓花朵顏色更自然。

•銳化與紋理:加強局部銳化,保留花瓣細節與柔和質感。

•背景處理:加深虛化程度,弱化干擾色塊,營造更強景深和立體感。

•色調分離:在綠色與紅色調做輕微分離,讓前景花朵更突出,背景更柔和無礙。

如果需要進一步微調(如畫面構圖、色調氛圍、特效濾鏡等),請隨時告訴我!

結論:由此可見它在溝圖、色調氛圍、特效濾鏡方面都有能力處理,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試。後續我再來分享。


2024/12/04

ChatGPT Search 使用心得

  在Chrome 登入ChatGPT使用之後,今天突然跳出ChatGPT Search 外掛 (Chrome extension) 的通知,引導安裝後來分享一些使用心得。


2024/12/04 剛好有南韓戒嚴的新聞,很即時的列出來了。

目前ChatGPT Search 尚無法在 macOS 上的 APP 使用,我都暫時使用Chrome Web 介面。安裝了Chrome extension 之後,第一次在網址列輸入搜尋內容時會跳出是要用ChatGPT Search 還是 Google ,當你選了 ChatGPT Search 之後,以後再輸入就會跳到 ChatGPT Web 介面呈現結果。

解決 macOS ChatGPT Desktop 版無更新問題
  • 先在 Finder 中找到 ChatGPT Desktop APP ,移到垃圾筒
  • 在OpenAI 官網重新下載 : https://openai.com/chatgpt/desktop/

Web 版本介面與 Desktop 版本介面還是有差異。

Web 版本: 


Desktop 版本:



2024/12/01

ChatGPT 4o with Canvas

  上個月忙別的事,暫停了一個月的ChatGPT Plus 訂閱。因為 Canvas 今天又重新把它訂閱起來,就為了試試看有什麼過人之處。結果在我的macOS ChatGPT APP 根本選不到這個模型,以為是版本沒有更新,結果更新到最新版還是一樣。所以,只好改用Chrome 登入,使用Web 版,這下子就有了。



 

2024/09/13

OpenAI 新模型 o1-preview 和 o1-mini 試用

   身為一個ChatGPT 長期訂閱用戶,持續觀注每一代新模型能力的進步是我的興趣。隨著o1-preview 及 o1-mini模型一公布,我立即將 macBook Air 上的ChatGPT 應用程式更新到最新版。


新模型強調推理能力,我就直接請它提供幾個推理能力的例力。

當然,我很樂意提供更多展示我推理能力的例子。以下是幾個不同情境下的推理示範:

### 1. **文字謎題的解答**
**謎題**:有一個房間裡有三個開關,外面有三個燈泡。你只能進入房間一次,如何確定每個開關對應的是哪個燈泡?

**推理解答**:
1. 打開第一個開關,保持開啟約5分鐘。
2. 關閉第一個開關,立即打開第二個開關。
3. 進入房間檢查燈泡:
   - 發熱且未亮的燈泡對應第一個開關。
   - 正在亮著的燈泡對應第二個開關。
   - 冷卻且未亮的燈泡對應第三個開關。

### 2. **商業案例分析**
**情境**:一家咖啡店發現最近幾個月銷售額下降,管理層希望找出原因並提出改進措施。

**推理解答**:
1. **數據分析**:檢查銷售數據,發現特定時間段(如下午)銷售額下降。
2. **競爭分析**:調查周邊新開的競爭對手,發現附近新開了一家提供更優惠價格的咖啡店。
3. **客戶反饋**:收集顧客意見,發現顧客反映等待時間過長。
4. **結論與建議**:
   - 加強下午時段的員工配置,提高服務效率。
   - 調整價格策略或推出促銷活動以吸引顧客。
   - 提升產品質量和顧客服務,增強競爭力。

### 3. **日常生活中的推理**
**情境**:你回家後發現門沒有鎖,房間裡的東西似乎被翻動過。你如何判斷是否有入室盜竊發生?

**推理解答**:
1. **檢查門窗**:確認門窗是否有被破壞的痕跡,如划痕或鬆動。
2. **查看物品擺放**:判斷物品被翻動的程度,是否只是整理或有明顯的擾動跡象。
3. **安全設備**:檢查監控攝像頭或警報系統是否有異常記錄。
4. **聯絡鄰居**:詢問鄰居是否見到可疑人物或活動。
5. **結論**:
   - 如果有破壞跡象或其他異常證據,可能發生了入室盜竊,應立即報警。
   - 如果只是偶爾的整理或家人遺忘鎖門,則無需過度擔心。

### 4. **科學推理**
**情境**: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出現葉片發黃的現象,你需要找出可能的原因。

**推理解答**:
1. **光照不足**:植物需要足夠的光照來進行光合作用,光照不足可能導致葉片發黃。
2. **水分問題**:
   - 過多的水分可能導致根部腐爛,影響營養吸收。
   - 過少的水分則無法滿足植物的生理需求。
3. **養分缺乏**:特別是氮、鐵等元素的缺乏,會影響葉綠素的生成,導致葉片發黃。
4. **病蟲害**:某些病菌或害蟲會破壞植物組織,影響正常生長。
5. **結論與對策**:
   - 調整光照條件,確保植物得到充足的陽光。
   - 調整澆水頻率,保持適宜的濕度。
   - 使用適當的肥料補充缺乏的養分。
   - 檢查並處理病蟲害問題。

### 5. **推理小說情節分析**
**情境**:在一部推理小說中,主角發現受害者的窗戶是從內部打開的,但外面並無任何跡象表明有人進出。主角如何推斷出真相?

**推理解答**:
1. **現場證據**:檢查窗戶是否有撬痕或其他強行進入的痕跡,發現沒有。
2. **受害者的行為**:分析受害者的行為模式,是否可能自己開窗導致意外。
3. **目擊者證詞**:詢問周圍的人,是否有異常的人或車輛出現。
4. **物證分析**:發現窗戶內側有指紋或其他痕跡,表明受害者曾經開窗。
5. **動機分析**:調查受害者的人際關係,找出可能的嫌疑人。
6. **結論**:
   - 若無外來入侵證據,可能是受害者自殺或意外跌落。
   - 如果有他人接觸的證據,則可能是熟人作案。

### 6. **數學問題的邏輯推理**
**問題**:一個池塘中有蓮花,每天蓮花數量翻倍。經過30天蓮花滿池,請問第幾天池塘蓮花覆蓋了一半?

**推理解答**:
1. 由於每天數量翻倍,滿池的前一天蓮花覆蓋池塘的一半。
2. 因此,池塘蓮花覆蓋一半是在第29天。

### 7. **歷史事件的因果推理**
**情境**:分析工業革命對現代社會的影響。

**推理解答**:
1. **技術進步**:工業革命引入了機械化生產,促進了技術創新,影響了現代製造業的發展。
2. **經濟變化**:從手工業轉向工廠生產,改變了經濟結構,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3. **社會影響**:城市化加速,人們從農村遷移到城市,改變了人口分布和社會結構。
4. **勞動條件**:工業革命初期的勞動條件惡劣,促使工會和勞工法規的出現,影響了現代勞動權益保障。
5. **環境影響**:工業化帶來的污染問題,促使現代環保運動的興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形成。

這些例子展示了我在不同領域和情境下的推理能力,無論是解決實際問題、分析複雜情境,還是理解抽象概念,我都能運用邏輯和知識進行有效的推理。如果您有特定的情境或問題,歡迎進一步提問!

以上是 o1-mini 模型自己的回答,想知道詳情,建議到官網以下網址了解,有文字介紹及影片示範。

     https://openai.com/o1/

2024/08/15

GPT-4o 更新 2024/08

  OpenAI 的ChatGPT 釋出 GPT-4o 更新。我在 MacBook Air 上的APP收到更新如下:


 ChatGPT 1.2024.219

   直接問它更新內容為何?


我個人對"多模態能力"最感興趣,請它再詳細說明得到回答如下:

在 ChatGPT-4o 的最新版本中,多模態能力的增強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圖像理解與生成的整合**
ChatGPT-4o 現在可以更有效地處理和理解圖像數據,並將其與文本數據結合使用。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向模型提供圖片,並要求它生成相關的描述、分析或回答與圖片內容相關的問題。例如,當用戶提供一張自然景觀的照片時,模型可以描述照片中的地標、分析天氣情況,或根據圖片內容回答具體問題。

2. **圖文混合輸入**
多模態能力的增強使得 ChatGPT-4o 能夠處理包含文本和圖像的複雜輸入。例如,用戶可以同時上傳一段文字和一張圖片,要求模型根據這兩者生成有意義的回應。這在需要綜合考慮多種信息來源的情境下特別有用,如產品評論分析、新聞報導生成等。

3. **跨模態推理**
ChatGPT-4o 能夠在不同的模態之間進行推理,這意味著它可以將圖像中的信息與文本中的信息相結合來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例如,當用戶提供一張圖表或地圖,並附上相關問題時,模型可以根據圖表中的數據與文本中的內容給出推理結果或解釋。

4. **增強的圖像描述生成**
在生成圖像描述方面,ChatGPT-4o 提供了更為細緻和準確的描述能力。這包括對圖像中的細節進行準確識別並生成自然流暢的描述文字。這對於需要詳細解說的應用場景,如數位助理幫助視障人士理解圖像內容,尤其有幫助。

5. **互動式圖像問答**
使用多模態能力,ChatGPT-4o 可以支持更為互動式的圖像問答系統。用戶可以基於圖片提出連續性的問題,模型將根據每個問題重新分析圖片並生成相應的回答。例如,用戶可以提供一張街景照片,詢問照片中某個建築物的位置、特徵,或周圍環境的詳細描述。

6. **實際應用增強**
這些多模態能力的增強在實際應用中有著廣泛的潛力。例如,在電商領域,模型可以幫助分析產品圖片並生成產品描述;在醫療領域,它可以輔助醫生根據醫學影像進行診斷;在教育領域,模型可以根據教科書中的圖片輔助解說概念。

這些增強的多模態能力使得 ChatGPT-4o 成為一個更為強大的工具,能夠處理更複雜的任務並提供更豐富的互動體驗。

2024/02/19

ChatGPT 再次訂閱心得

  2024年又是AI持續發光發熱的一年,各大巨頭持續在AI model 上有進展。OpenAI 也終於迎來的 GPT4,台灣春節前一直要再訂閱都無法成功,以為是自己已經落入wait list。結果,春節後就訂閱成功了,原來是有新功能要推出,閉鎖了一段時間。也該再多花點時間來深入GPT4有那些能耐了。

      自己平時最常用的還是中文翻英文的功能,今天2024/02/19發現它已經整合Bing 搜尋引擎功能,看來我可以不用再去用copilot 了。

      生成圖片:還是要用專業的Midjourney,Leonardo.ai 。單純使用文字下指令的介面沒有很好用,也不直覺。產生的圖片效果也不佳,主因是訓練資料不足,我請它生成一位女劍客在草地上練劍。結果都是手持的彎曲武士刀,或是長度太長,劍柄一直都是以武士刀刀柄改不過來。最後結果是以下搞笑樣子。



以圖生圖:上傳一張自己的自拍照,請GPT4依據該照片的臉型提供適合的眼鏡及帽子的建議,這個用法有點意思,可以用自己的照片試試。

資料分析: 上傳一份知識問答題庫Excel ,分析Excel 中的資料。它能給出以下回答:
上傳的Excel檔案包含了一個表格,這個表格有五列和五個欄位。欄位分別為「No」、「類別」、「問題」、「知識編號」以及「答案」。這看起來像是一個知識問答資料庫,列出了不同類型(如信用卡和銀行)的常見問題,以及對應的解答和知識庫編號。

數學題:小明自備款400 萬自備款,要買 2000 萬房子, 貸1600 萬,還款年利率 3% , 每月本金及利息要還多少才能在20年還完? 請詳細說明計算過程。

   回答:當然,我們可以使用等額本息還款法來計算小明每月需要支付的金額。等額本息還款法是指每月還款金額固定,包含本金和利息兩部分,隨著時間推移,每月還款中本金比例逐漸增加,利息比例逐漸減少。

以下是計算過程:

1. 首先,確定貸款的基本信息:
   - 本金(Principal):1600萬台幣
   - 年利率(Annual Interest Rate):3%
   - 還款年數(Years):20年

2. 計算月利率(Monthly Interest Rate):
   由於年利率是按年計算的,而還款是每月進行,因此我們需要將年利率轉換為月利率。這可以通過將年利率除以12個月來實現。
   \( 月利率 = \frac{年利率}{12} \)
   \( 月利率 = \frac{3\%}{12} = 0.0025 \)(即0.25%)

3. 計算總還款期數(Total Number of Payments):
   因為小明要在20年內還完貸款,所以我們將還款年數乘以12(一年的月份数)來獲得總還款期數。
   \( 總還款期數 = 20年 \times 12個月/年 = 240期 \)

4. 使用等額本息還款公式計算每月還款金額(Monthly Payment):
   \( P = \frac{r \times PV}{1 - (1 + r)^{-n}} \)
   其中:
   \( P \) 是每月還款金額
   \( r \) 是月利率
   \( PV \) 是本金
   \( n \) 是總還款期數

5. 將已知數值代入公式:
   \( P = \frac{0.0025 \times 16,000,000}{1 - (1 + 0.0025)^{-240}} \)
   計算得到每月還款金額 \( P \)。

6. 計算總還款金額(Total Amount Paid):
   總還款金額是每月還款金額乘以總還款期數。
   \( 總還款金額 = P \times 總還款期數 \)
   \( 總還款金額 = P \times 240 \)

根據這些步驟,我們計算出小明每月需支付約88,735.62台幣,總共需要支付的本金及利息約為21,296,547.76台幣。




2023/09/13

ChatGPT出現後,你周遭的人是否都出現AI焦慮現象?

  ChatGPT的出現,這半年來在生活中不斷出現周遭的人在討論著它,現在連我每天上班途中在聽的 WNYC Radio 也連續出現好幾天在討論著AI。
工作上,連主管們也開始出現各種疑問與想法,似乎不了解及認識AI或是趕快在工作上用上AI 會被淘汰似的。

以下是一些幫助您應對 AI 焦慮的方法:

  • 了解AI:了解人工智能的發展及其可能的影響,可以幫助您減輕對人工智能的焦慮。
  • 積極面對AI:人工智能可以帶來許多好處,例如提高生產力、改善醫療保健和提高生活質量。專注於人工智能的積極面可以幫助您克服對人工智能的恐懼。
  • 尋求支持:與家人、朋友或心理健康專業人員談論您的感受可以幫助您應對 AI 焦慮。
  • AI 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對您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通過了解人工智能、積極面對人工智能和尋求支持,您可以克服 AI 焦慮,在人工智能時代茁壯成長。
AI 是一種科技產物,未來還會有量子電腦及機器人等更進步的技術出現,此時我們是否更應該思考我們本身?身為一個人,我們和這些科技產物有何不同?我們的價值在那裡?怎麼善用它們,而不是被它們所取代。科技的進步永遠不會停下腳步。現在有GPT 3.5, GPT-4,IBM 也來個Watsonx, Meta 也來個 LLaMA,光是AI model 每幾個月就有一堆會出現,永遠也不用擔心沒有新玩意。

2023/09/09

ChatGPT Plus 訂閱後心得分享-軟體開發篇

  身為一個資訊從業人員,雖然現在開發軟體及寫程式的工作已不佔工作中的最重要部份。但軟體技術發展仍然是我關注的重點,因為我想了解它能對我的團隊帶來什麼影響?

ChatGPT 2022/11月出現之後,我就對它高度重視,第一次感受到人工智慧有如此快速的進步。

除了對話能力外,對編碼能力的潛力更令我著迷。試過一陣子之後有以下感想:
上下文記憶能力,便於迭代
不能替你編碼,但可以輔助編碼,節省大量時間精力。

需要你引導它
     需要的不只是基礎編程還需要經驗 
     不過我認為人類只要多學習就可以順利運用它。

代替人力編寫程式這方面個人認為資深開發人員可以善用它來加快生產力
    但真的遇到特殊問題及演算法上的問題,暫時還是得人去突破解決

資淺人員可以運用它來快速學習,少走一些彎路

至於AI產生出來的程式碼,你也不能全信它,有可能是錯誤的,有bug。這還是要你有能加看懂它快速產出的大量程式碼,找出去錯誤才行!

2023/03/27

如何善用ChatGPT的GPT-4模型來加速軟體開發?

  對軟體開發的角度來看,要善用ChatGPT的GPT-4模型來加速軟體開發,建議可以遵循以下幾個策略:(以下是GPT-4 Model 給出的答案)

自動生成程式碼:使用 GPT-4 來生成程式碼片段,可節省手動編寫時間。提供足夠清晰的需求說明,GPT-4 將能生成符合需求的程式碼。

代碼審查與檢測:利用 GPT-4 偵測潛在的錯誤、不良編碼習慣或不符合規範的代碼。這將有助於提高代碼質量,減少後續維護成本。

編寫技術文檔:GPT-4 可協助您撰寫清晰、易於理解的技術文檔。這將讓團隊成員更容易瞭解專案,有助於提高開發效率。

設計架構與流程:使用 GPT-4 輔助您設計軟體架構和開發流程,包括模組劃分、函數設計等。這將有助於提高開發效率和程式碼質量。

提供解決方案:遇到技術問題時,您可以向 GPT-4 諮詢解決方案。模型具有大量的技術知識,能夠為您提供合適的建議。

優化代碼:GPT-4 可以幫助您優化現有代碼,例如消除冗餘、改善變數命名和簡化邏輯。這將有助於提高程式碼的可讀性和可維護性。

整合API:GPT-4 可協助您理解和整合第三方API,讓您快速應用到您的專案中,減少研究與學習時間。

協助學習:GPT-4 可以為您提供學習新技術的資源和指引,讓您掌握新技能,提高開發能力。

結論,要善用 GPT-4 來加速軟體開發,您可以將其應用於程式碼生成、代碼審查、文檔撰寫等各個方面,從而提高開發效率和質量。但是只是做為輔助工具,我們仍需要對客戶需求及整體架構的人來主導,才能讓軟體開發符合所需。另一個可能問題是當前訂閱顯功能運算力仍有很大的瓶頸,回應速度會明顯影響使用,仍需納入考量。以上的回答是否真的表示GPT-4有這些方面的能力,接下來會逐一驗證。

 驗證:優化代碼
問:如何使用 GPT-4 優化代碼? 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答:
如何使用 GPT-4 優化代碼? 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答:
1. 通過OpenAI API 獲取 GPT-4服務
2. 準備輸入數據,將程式碼和優化需求以自然語言形式輸入GPT-4
3. 調用 GPT-4生成器,將輸入文本傳遞給模型
4. 解析GPT-4回傳結果,找到優化後的程式碼
   以上四個步驟中示範的Python程式碼片段我就不貼出來了。大家可以自己問一下就知道。重點是你需要再花錢買OpenAI API服務才能達成。 不是單純在ChatGPT 問答介面就可以完成。





2023/03/19

ChatGPT Plus 訂閱後心得分享-數學計算篇

  一開始都請ChatGPT Plus 使用 GPT-4 Model。為了測試它對中文數字的正確性,請它做簡單的四則運算,特別用中文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用來測試它能否轉換成正確數字。

問題:
1. 一千零二十四除以八等於多少? 128
2. 三百加一千三百再除以五等於多少?320

以上兩個都正確。

問題:四隻狗和六隻雞還有三隻猫總共有幾支腳?
回答:
四隻狗的腳總共是 4 * 4 = 16 支。
六隻雞的腳總共是 6 * 2 = 12 支。
三隻猫的腳總共是 3 * 4 = 12 支。

因此,四隻狗、六隻雞和三隻猫總共有 16 + 12 + 12 = 40 支腳。

這回答很令人滿意。

問題:f(x) = 3x^2 + 4x + 3 , 當 x = 2 時,f(x) = ?
回答:將 x = 2 代入函數 f(x) = 3x^2 + 4x + 3,計算得:

f(2) = 3(2)^2 + 4(2) + 3 = 3(4) + 8 + 3 = 12 + 8 + 3 = 23

因此,當 x = 2 時,f(x) = 23。

問:你具有那方面的數學計算能力?
答:作為一個基於GPT-4架構的AI語言模型,我具有很強的數學計算能力。以下是我能夠協助您解決的一些數學問題範疇:

基本算術:包括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等運算。

代數:包括解線性方程、二次方程,甚至更高次方程,以及線性方程組。

幾何:涉及到二維和三維幾何圖形的性質、面積、體積等問題。

三角學:求解三角形的邊長和角度,以及三角函數的計算等。

微積分:導數、積分和極限等問題。

概率與統計:概率計算、統計分析和推斷等問題。

离散數學:包括集合論、圖論、組合數學等方面的問題。

線性代數:向量、矩陣運算和特徵值等問題。

數值分析:涉及到數值方法求解方程、微分方程等問題。

雖然我在數學計算方面具有很強的能力,但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於一些複雜的數學問題,我可能無法提供完全正確的解答。然而,對於大部分常見的數學問題,我可以提供有力的幫助。如果您有任何數學問題,歡迎隨時向我諮詢。

問:請舉一個幾何計算的例子
答:好的,讓我給您舉一個求解三角形面積的幾何計算例子。

假設我們有一個直角三角形,其中一個直角邊長為3單位,另一個直角邊長為4單位。我們將這兩個邊長稱為a和b,即a = 3,b = 4。我們的目標是計算這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

根據直角三角形面積公式,面積A可以表示為:

A = (1/2) * a * b

將已知的邊長代入公式:

A = (1/2) * 3 * 4 = 6

所以,這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為6平方單位。

以上的簡單測試已經可以做生活上的簡單應用,這語意理解能力加上數學計算真的很不錯!可惜的是,我已經是付費訂閱了,一 天才問沒幾十句就遇到上限,或是系統出錯,看來機房的容量不足以應付全世界排山倒海的AI運算需求,Nvidia A100 可能會要賣翻天,晶圓代工訂單也會接不完。



2023/03/18

ChatGPT Plus 訂閱後心得分享-初篇

  2022年接觸ChatGPT被它吸引了,主要是自己工作上有使用過其它NLP AI 產品,像是IBM Watson Asistant 及其它家產品。進入2023年它又更紅了,簡單說,全世界都為之瘋狂。連公司高層都已經開始在重視它。老實說,NLP 方面它真的很強大,如果說Watson 和它相比,真的在語意理解上只能說是小孩對大學生了。

     所以,利用假日,在不滿足ChatGPT 免費平台的慢速回應之下,刷了信用卡,20美元訂閱,先用一個月的ChatGPT Plus試試,接下來陸續分享使用心得。這次特別選 Model GPT-4 來試試有沒有特別強大的地方。免費版是沒有 GPT-4可以選的哦!但預設仍是 GPT-3.5 Model ,要自己改選。
且輸入問句區下方有一句每三小時25個訊息容量限制提醒訊息:

GPT-4 currently has a cap of 25 messages every 3 hours. Expect lower cap next week, as we adjust for demand.


問:手沖淺烘焙的咖啡豆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減少苦澀味增加甜感
答:要減少淺烘焙咖啡豆的苦澀味並增加甜感,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研磨粗細:選擇較粗的研磨度,這樣提取速度會相對較慢,有助於降低苦澀味。不同的研磨器可能會有不同的設置,因此需要實驗找到適合手沖的粗細程度。

水溫:使用稍低的水溫(約85-90攝氏度)來沖泡咖啡。較低的水溫能減少苦澀成分的提取,有助於突顯甜感。

沖泡時間:縮短沖泡時間。將沖泡時間控制在2-3分鐘內,這樣可以減少苦澀成分的提取。

沖泡比例:嘗試使用更高的咖啡與水的比例。例如,可以使用1:15的比例(每15克水使用1克咖啡粉)。這樣有助於提取更多的甜味成分。

倒水技巧:在手沖過程中,嘗試使用緩慢且均勻的手勢,讓水流較為柔和地沖過咖啡粉。這有助於提取更多甜味成分,減少苦澀味。

選擇適合的咖啡豆:選擇天然處理或蜜處理的咖啡豆。這些咖啡豆在處理過程中保留了更多果肉,往往帶有更明顯的甜味。

請注意,手沖咖啡是一個實驗性的過程,可能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沖泡方式。不妨根據上述建議,進行一些調整,尋找最適合您的沖泡方法。

     以上回答只能說對語意有理解,也回的中規中矩。

問:請把以上回答改成英文
答:To reduce the bitterness and increase the sweetness of lightly roasted coffee beans when brewing by hand, consider trying the following methods:

Grind size: Choose a coarser grind size, which will slow down the extraction rate and help reduce bitterness. Different grinders may have different settings, so you'll need to experiment to find the right coarseness for pour-over brewing.

1.Water temperature: Use a slightly lower water temperature (around 85-90 degrees Celsius) to brew the coffee. Lower temperatures reduce the extraction of bitter compounds, helping to emphasize sweetness.

2.Brewing time: Shorten the brewing time. Keep the brewing time within 2-3 minutes to reduce the extraction of bitter compounds.

3.Brewing ratio: Try using a higher coffee-to-water ratio. For example, use a 1:15 ratio (1 gram of coffee for every 15 grams of water). This can help extract more sweet-tasting compounds.

4.Pouring technique: During the pour-over process, try using slow and even hand movements, allowing the water to flow gently over the coffee grounds. This helps extract more sweet compounds while reducing bitterness.

5.Select suitable coffee beans: Choose naturally processed or honey-processed coffee beans. These beans retain more fruit pulp during processing and often exhibit more pronounced sweetness.

Keep in mind that brewing coffee by hand is an experimental process, and it may take several attempts to find the brewing method that suits your taste. Don't hesitate to make adjustments based on the suggestions above to find the best brewing method for you.

    考驗它中文翻譯成英文,也還行。重點是它能接續知道上次回答的答案接著回答。

問:寫一段shell script 來找出server.log中的出現Error字眼的內容
答:

   這樣的回答直接幫你寫好一段程式碼供參考,可以加快工作。但這段shell script 程式碼是否完全正確,仍要自己小心驗證。測試過各種問題,有時給出的程式碼會有錯誤,不能完全依賴它。

  問題一: 逐字回答過程中會有中斷情形,可以按"Regenerate response"重新產生,或是輸入"繼續",它知道要把前面中斷的內容接著說。

問:你對AI 2041這本書有什麼心得?

答: AI 2041》是一本由前谷歌中國總裁李開復(Dr. Kai-Fu Lee)和科幻作家陳楸帆(Chen Qiufan)合作撰寫的書籍。這本書通過10個科幻故事,展示了2041年的世界和AI在未來20年中可能的發展和應用。每個故事後面都有一篇專門的評論,分析這些技術的可行性、道德和社會影響。

作為一個AI語言模型,我無法表達關於這本書的主觀心得。但是,我可以告訴你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視角來思考AI的未來趨勢。它突顯了以下幾點:

1.AI的潛在影響:書中的故事展示了AI在各個領域的潛在影響,如醫療、經濟、環境和國際關係等。

2.技術與道德的探討:透過故事,作者們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技術和道德問題,例如AI在隱私、自主權、公平性等方面的挑戰。

3.對未來的期望與顧慮:《AI 2041》描繪了一個科技發達的未來,同時也提醒我們關注可能出現的問題,如失業、數據操控和技術懸殊等。

4.跨學科合作:書中將科幻與現實世界的技術分析相結合,展示了科學與文學的跨界合作,有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想像未來的可能性。

總之,《AI 2041》是一本吸引人的科幻作品,藉由生動的故事和深入的技術分析,激發讀者對AI未來發展的思考。

接著問:該書中針對技術懸殊的顧慮指的是那方面的影響
答:在《AI 2041》這本書中,技術懸殊的顧慮主要指的是AI和其他先進技術在不同國家、地區和社會階層之間的發展差距。這些差距可能導致一系列的影響:

經濟不平等:科技懸殊可能加劇經濟不平等,使得擁有先進技術的國家和地區獲得更多的財富和發展機會,而那些技術相對落後的地區則可能陷入更大的貧困和發展停滯。

數字鴻溝:技術懸殊會加劇數字鴻溝,導致部分人口無法充分利用AI和其他先進技術帶來的好處。這可能影響教育、醫療和就業等方面的公平性,使得這些人在社會中處於不利地位。

國際政治影響:技術懸殊可能影響國際政治力量平衡。擁有強大AI能力的國家可能在國際舞台上佔據更有利的地位,對其他國家施加壓力,甚至可能引發戰爭或其他衝突。

社會動盪:技術懸殊可能導致社會動盪。那些感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被AI技術取代的人群可能產生不滿,導致社會抗議、罷工或犯罪等問題。

要解決這些顧慮,需要政府、企業和國際組織共同努力,推動技術普及和公平分配,減少數字鴻溝,以及提升教育和培訓機會,讓更多人能夠充分受益於AI和其他先進技術的發展。

     最欣賞的是接續回答中,我用"該書"它能理解,指的是AI 2041這本書。也能針對我再細問"技術懸殊"的影響,都能仔細回答。


回應速度:個人以為已經花錢訂閱了,回應速度會快很多,但仍然是逐字回應,免費版速度快不了多少。但是,若選的Model GPT-3.5 速度會較快。

錯誤回答:若是問"台灣石門山"的高度,它的回答錯的離譜,只好再特別問"花蓮縣石門山",它終於知道是秀林鄉的石門山,但高度還是給出一個240公尺的錯誤答案。糾正它後再問,還是會給出錯誤高度的答案。改成Model GPT-3.5 ,第一次問就正確回答。這令人有點無語。






2022/12/06

ChatGPT 使用體驗,中文也可以哦

  使用Google Account 註冊登入後做了以下測試:

問它怎麼增進英文能力: 


 問它會做什麼?


誰是TSMC C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