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Ubuntu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Ubuntu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01/07

Ubuntu 12.04 核心升級到 3.2.0

使用 Ubuntu 12.04 Alpha 版已有一個月,終於在2012年的開始前幾天核心升級到 3.2.0,有些網友有比較出此版核心電源管理有明顯改進,耗電情形改善不少,特別是針對筆電.個人是使用PC可能沒有感覺,但最好奇的的FireFox 版本竟然是 10.0 比Windows 版還新,這真的很奇怪?
    LibreOffice 版本已是 3.4.4.GIMP 是 3.6.11.許多常用軟體使用上沒有什麼問題,似乎是可以不用等到正式版本釋出,現在就可以一路使用下去.

2011/10/02

Ubuntu 11.10 Beta2 使用心得

Ubuntu 11.10 終於進入 Beta 2 ,CD版安裝過程仍然是很簡單及友善,預設安裝後一如往常的版本先要將繁體中文語言支援安裝起來.另外發現Unity 介面的穩定性偶有問題,最後只好改用 GNOME classic 桌面環境來使用.
輸入法預設是使用ibus ,個人還是慣用gcin ,安裝gcin 之後使用 im-switch改一下設定即可.
自己最期待的還是 QuickCam Pro 9000 WebCam 及 ASUS Xonar Xense 音效卡的支援,QuickCam Pro 9000 是可以驅動,但使用 Cheese 軟體仍舊是只能拍照,攝影功能就不正常了.
GNOME 的設定改了,改成在畫面右上角個人帳號上點一下後出現的選單"系統設定值"功能上,功能仍是很陽春許多桌面環境的細部設定都沒有.GNOME真的還是需要向KDE在這方面看齊一下.

其它個別軟體方面暫時看不出有任何重大改變及差異,也沒有太大的驚喜,只是穩定地進步著.

2011/07/15

Ubuntu 11.10 Alpha 2 試用心得

  Ubuntu 11.04 用的好好的其實沒必要升級到 11.10 ,但無法支援 Asus Xonar Xense 音效卡只好先試用 Fedora 15 ,對 Fedora 15 只有一個感覺,就是”快”.不知道是不是因為 GCC 4.6 的關係 ? 後來再改裝 Ubuntu 11.10 Alpha 2也有這樣的感覺,compiler 是 4.6.1 ,核心是 3.0 .但還是無法支援 Asus 音效卡,且 Unity 真的用不習慣.還是喜歡傳統的視窗介面 !

2011/05/15

Ubuntu 11.04 與隨身硬碟的怪事

  今天一早要將我那英文小說的朗讀CD備份到USB 隨身硬碟中時發生了怪事!500GB的硬碟空間竟然是滿的 ? 下了個指令 df -k 查看一下果然不假,但是也沒有存放多少檔案怎麼可能會滿 ? 原來之前刪除的檔案都移到 .Trash-1000 的目錄中了,再仔細看一下真的不得了!原來沒有使用永久刪除,都備份到此目錄來了.我用的檔案總管 Thunar 會類似 Windows 底下將檔案放到回收桶的功能先搬到一個指定的目錄,如此一來以前看完的影片檔就仍然會佔著硬碟空間,執行它的”回收桶”的倒垃圾功能卻又只是刪除本機硬碟的檔案,隨身碟的回收檔卻是不動如山.最後只好自行下指令或按Shift + Del 鍵來永久刪除.

2011/04/28

Ubuntu 11.04 及 Chrome 11正式釋出

  Ubuntu 11.04 終於釋出了! 自己從Alpha 版一路更新到現在,今天也沒什麼軟體需要再更新,倒是 Google Chrome browser 11 也釋出了,還特別強調有支援 Ubuntu .今天一更新就有下來了! 

2011/04/09

Ubuntu 11.04 終於穩定下來了

  經過一個多用的陣痛,Ubuntu 11.04 Alpha 版進入 Beta 後總算穩定下來.但 Unity 介面仍然用起來不順手且還是有不穩定的問題.還是用 GNOME 較習慣,但最近又將重心移往 XFCE了,個人認為它兼具效能及操作便利性.LXDE效能雖然比它更好,但實在太陽春用起來不順手.而KDE實在是搞得太肥大及花招百出,一直無法接受它.

2011/03/30

解決換顯示卡無法進入X Window 問題

  前幾天電腦中的顯示卡nVidia 9500出問題,只好拆下來用主機板內建的 ATI 3300 HD顯示晶片,但問題來了! 我的 openSUSE, Mint , Ubuntu 開機後都無法進入 X Window,印象中以前在用 Ubuntu 10.10沒有這個問題,它很聰明知道要自行切換顯示卡驅動程式.最後只好將 X Window 的設定檔 /etc/X11/xorg.conf 刪除再種開機就可以讓作業系統自行判斷目前的顯示卡後正常驅動.
  如果無法進入文字模式只好借助 liveCD先開機,找到所安裝的分割區掛載上來.再到 /etc/X11 下用 root 權限將檔案刪除.

 

2011/03/27

Ubuntu 11.04 Alpha 3的 Unity問題

  這兩天一直下雨無法外出,只好將Ubuntu 11.04 Alpha 3的live CD 拿來試用.很慶幸的開機先試用一下 live CD發現 Unity 介面感覺還不錯,接下來就決定把它正式安裝到硬碟,安裝過程很順利也覺得很貼心,它會找出硬碟中已安裝的Linux 系統問你要刪掉重裝或是升級.最後選升級舊版 Ubuntu 11.04,完成後重開機也很順利進入系統.但問題來了... 

  第一次進入到Untiy 介面超級慢,會讓人以為當機了.更慘的是進入後開啟一些應用程式執行會反應很慢,我以為之前隨時會當機的問題又出現了.最後登出再以Ubunt classic (no effect)的session 登入後回到傳統的 GNOME介面後就天下太平了,到目前寫部落格為止已經超過3個小時沒有任何問題.
  其它方面還是老樣子,使用 live CD安裝後自行再加裝中文語言包並設定中文輸入法,預設沒有 GIMP, Chrome 也要自行補裝.LibreOffice 已升級到 3.3.2版,音樂播放軟體預設為 Banshee,自己愛用的 Rhythmbox 也要自行再安裝.也就是說就算安裝時選升級,以前在舊版中裝的軟體多半不會保留,很多都需要一一再安裝回來.
  這次的版本新增了不少好看的桌面背景圖檔,也改善了emacs中英文字型大小不致問題.

2011/03/22

拋棄 Ubuntu 11.04 Alpha 3 改用 Mint 10

  實在是受不了 Ubuntu 11.04 Alpha 3 連續兩週的無預警當機,最後將同一顆硬碟中剩餘的20GB空間裝了 Mint 10 .雖然是 衍生自Ubuntu 10.10 ,但第一個進入 GNOME的感覺真的是很不一樣,因為它的佈景主題很有質感.加上不用太多的額外設定,目前快樂地使用中.用過Ubuntu 的人會覺得兩個之間的差異很小,都是一些小細微的改進,例如:emacs 中顯示中英文字型是整齊且大小一致,Terminal 開啟後會顯示一段諺語之類的文字及ASCII 圖形.
  預設的佈景主題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選單字型不會因為更改字型大小而改變,最後不得已只好改用其它佈景來解決.

2011/03/17

FireFox 4 與 Chrome 10 在 Linux 上的速度比較

  FireFox 4 與 Chrome 10 在 Linux 上的速度比較

最近一直深受 Ubuntu 11.04 Alpha 版的當機所困擾,所以就索性改用 openSUSE 11.4,用了一週下來確實感受到 openSUSE 的穩定性及速度上的優點. 雖然它的軟體版本多數較舊,但似乎此時穩定度才能讓我好好工作及生活.昨天突然想到改用 LXDE 桌面環境,在openSUSE上似乎又比 Ubuntu 上更快,最讓我感到好奇的是 FireFox 4 本來在 GNOME 上比 Chrome 10 慢很多,但在 LXDE 上似乎是反過來.不信邪試了相同網頁幾次之後發現就算 FireFox 4沒有比較快,但也不至於像在 GNOME 上那麼慢了。

另外也測試了 WebGL 發現 Chrome 還是比 FireFox 4快很多,單就執行速度來看FireFox 很難追得上 Chrome ,但FireFox 有許多豐富的 Add on 可用,對愛用者來說速度可能不是唯一的考量。自己愈來愈愛用 Chrome 的另一個原因是在22吋上看網頁它可以很方便地放大整個網頁字型到合乎自己喜愛的大小,而且不會像FireFox 開下一個網頁之後又自動恢復原來大小。

Ubuntu 11.04 Alpha3 不穩定問題仍在持續中,最近為了此問題開始每天例行性更新之外就是全力改用openSUSE 11.4,但openSUSE 國內使用的人少許多資源取得較不易且有些軟體在 11.4的套件庫上還找不到例如 gcin, mypaint。除此之外 Yast 設定功能也不少,常有一些設定功能無法正常使用。目前開始思考要改
用 Mint 10 或是 Debian 6 。

2011/03/13

Ubuntu 11.04 更新核心到 2.6.38 後會當機

  今天升級 Ubuntu 11.04 Alpha 3 之後發現核心版本已由 2.6.38.5 升到 2.6.38.6 .但結果是換來無預警的當機, 其中一個較容易發生的點是用檔案管理程式瀏覽 /usr/share 目錄時必當無疑. 但如果用 mc (midnight commander) 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但還是會有隨時當機的可能. 目前只能用 openSUSE 11.4 , 它的核心版本是較舊的 2.6.37 , 目前正常使用中.
Ubuntu 11.04 Alpha 3 可能是這幾年來遇到過最不穩定的 Alpha 版套件.

2011/02/20

XFCE, GNOME 字型大小認定不一致問題

  最近開始喜歡上 XFCE 桌面環境,之前一直用GNOME,常會覺得它慢,尤其是在使用 Ubuntu 11.04 Alpha 版之後真的覺得又更慢了.也很喜歡LXDE的簡單及快速,但LXDE真的很醜,實在是沒什麼美感可言.最後又轉到XFCE,目前使用的版本是 4.8 ,搭配22吋的液晶螢幕時都會將字型設到16級,但在GNOME上的16級是很剛好的字型在XFCE上卻是變小了.FireFox 上更慘,只要是英文網頁那字型真的是小到不行,常要按 Ctrl + "+" 三次才能看起來舒服一點.只有 Google Chrome 可以在放大之後保留在同樣的頁面字型大小,再開其它網頁就不用再放大.

2011/02/11

解決Ubuntu 11.04 Alpha 2 GDM 無法進入GNOME問題

  過完農曆年回來將 Ubuntu 11.04 Alpha 1 升級到 Alpha 2 之後就一直無法正常進入 GDM 登入圖形桌面環境.每天持續更新多天仍無法解決,今天總算想到一個奇招解決問題了,答案就是 KDM .
  首先按下 Alt + Ctrl + F1 進入文字終端機模式,登入後執行 ps -ef 找出執行中的 process ,此時發現 gdm-binary (就是 GDM 的process),記下其 process id .接下來執行 sudo kill -9 process id 將它宰了,再執行一次 ps -ef 確認.
  如果沒有 安裝 KDM (KDE desktop manager) 的人,可以執行 sudo apt-get install kdm將它安裝起來.裝好後執行 sudo kdm 就可以了,進行圖形桌面環境後可能會提醒是在低解晰度下執行,沒關係,只要在系統 > 管理 > 額外驅動程式 重新選取驅動程式即可.

 以上是自己用 nVidia GeoForce 9500 顯示卡遇到的情形,之前在 Ubuntu 10.10 時不會有此問題,就算是將 nVidia 顯示卡拿掉改用主機板內建的 ATI 顯示卡也可以自動偵測到並驅動它,可見 Ubuntu 11.04 在這方面有退步的情形 !

2011/02/08

令人失望的 Ubuntu 11.04 Alpha 2

  本來農曆年前的 Ubuntu 11.04 Alpha 1 用的很愉快,那知道過完年回來一更新到 Alpha 2 之後重開機就無法正確進入 GNOME ,這下子真的頭大了,還好仍然可以進入終端機模式執行 sudo apt-get update 及 sudo apt-get upgrade 持續的更新.目前問題仍然無解,只能一步步更新到恢復正常為止.

2011/01/21

Ubuntu 11.04 Alpha 換掉 OpenOffice

   今天更新完 Ubuntu 11.04 Alpha 版後發現 OpenOffice 被換成 LibreOffice 3了. 版本是3.3.0 ,原來的 OpenOffice 存取過的最近存取的檔案清單會被清除.介面變成英文.其它方面似乎沒有什麼大的改變.

2011/01/16

Linux 下使用 icc profile

  因為換了新的 BENQ GL2230 22吋 LED 背光液晶螢幕,就想到將 Pantone huey PRO 螢幕校色器拿出來校一下顏色,但它只支援 Windows 及 Mac OS ,所以就只好將那塵封已久有安裝 Windows XP 的硬碟拿來用.先下載最新 Pantone huey PRO 1.5.1 driver 後再校色,校完色將icc profile 檔另存一份後再重開 Ubuntu Linux .在 Ubuntu 中安裝 xcalib ,使用以下指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xcalib

接下來將在 Windows XP 下存的 icc profile 複製到 linux 中, 執行 xcalib 再加 icc profile 檔名即可. 若要取消 icc profile 設定只要執行 xcalib -clear 即可.

2011/01/05

Ubuntu 10.10 升級 11.04 Alpha 1 成功

  Ubuntu 11.04 Alpha 已釋出,照上次 10.04 升級成 10.10 Alpha 版的成功經驗,心中實在沒什麼好怕的.仍然用老方法 Alt + F2 輸入 update-manager -d 就會出現 11.04 升級套件出現.個人使用 10 M ADSL 下載約一個小時內,安裝過程中會問是否接受的問題.安裝約半小時最後再加清除舊套件,大概約二個小時可以完成.如果10.10安裝的軟體較少時應該會更短.
  安裝後會重開機,第一個預設進入的桌面環境改為Unity,有點像 GNOME但左邊加了一行快捷列,因為自己的15吋螢幕解晰度只有1024x768.加入左邊這行佔用不少空間,使用起來不方便.這種介面應該比較適合寬螢幕使用.可以在登入時選用 Ubuntu Classic Desktop 或改用 LXDE或XFCE使用.
  這麼早升級到 11.04主要是為了使用較新版本的軟體,例如:VirtualBox, GIMP, kernel .... 等等.目前使用上未發現有什麼重大問題,唯一較特別的是關機速度似乎變快了.

  使用版本 Ubuntu 64位元版本,以下列出各種常用軟體使用狀況:

  GNOME 2.32.1 似乎速度有快一點
  FireFox 4.0 Beta8 速度很快,不知是否和使用 LXDE 有關但介面確是英文
  nVidia 顯示卡驅動程式 160.19.29 最近版,執行 3D Game 及 Blender 正常
  aMule 連線下載正常
  GIMP, Inkscape 版本沒有更新
  VirtualBox 3.2.12 尚未更新到 4.0,無法正常啟用 VM會出現 signal 9或 11 的錯誤,想要移除再重新安裝竟然無法移除
   OpenOffice 3.2.1 比 Ubuntu 10.10 還新

  總之,除了因Unity 不好用改用Ubuntu Classic Desktop 或 LXDE 而感覺執行速度較快之外,整體上看不出有任何明顯改變的地方,偶爾還會當機.當然核心已經是 2.6.37 新版,GCC 是4.5.2 .可能唯一吸引人的地方是部份軟體是較新的版本,否則實在沒有什麼理由建議大家更新,只是幫大家當個白老鼠罷了!

2010/10/21

gOS 3.1 SP1 之後

  gOS 3.1 SP1 之後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似乎官方網站上也沒什麼消息,是專注在雲端嗎 ? 這幾年觀察下來似乎只有 Ubuntu 在桌面環境較成功,但獲利應該也是個問題,否則 Ubuntu 也不會出個 ARM netbook 版之類的.

2010/10/18

Ubuntu 10.10 64位元版穩定性

  Ubuntu 10.10 64 bits 版從 Beta 版一路用到正式釋出.感覺在日常生活運用及 Java 程式開發上都是很穩定的狀態.雖然有些小細節上還是比不上 openSUSE 11.3 但對於入門者來說算是值得一試的版本. 尤其是電腦 RAM 超過 4GB 的人,64位元版本才能充份發揮.

2010/09/15

64 位元 gcc 編譯 32 位元 C 程式

  在 Ubuntu 10.10 AMD64 位元版上預設的 gcc 要編譯 C 程式成 32 位元執行檔, 加了 -m32 參數卻出現以下錯誤訊息:

krogh@krogh-desktop:~$ gcc -m32 test1.c
In file included from //usr/include/features.h:387,
from //usr/include/stdio.h:28,
from test1.c:1:
//usr/include/gnu/stubs.h:7: fatal error: gnu/stubs-32.h: 沒有此一檔案或目錄
compilation terminated.

真的令人摸不著頭緒的錯誤訊息! 用 Google 找了一下原來是少了 32 位元 library. 將 libc6-dev-i386 安裝起來就可以成功執行編譯.